根据工作安排,现将PPP项目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:
一、PPP项目总体情况
自2014年开展PPP项目工作以来,我们坚决贯彻国家、省州决策部署和局党组工作要求,积极主动作为,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精神,扎实、规范、有序地推进PPP模式推广运用工作,成效明显,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彰显了财政部门勇于担当尽责任的形象。经多轮规范,动态调整,截至2021年6月,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中楚雄州仍有项目39个,投资总额265.95亿元。其中:州本级项目3个,10县市36个,项目涵盖能源、交通运输、市政公用、农业、林业、水利、环境保护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体育、医疗卫生、养老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;被列为财政部示范项目7个,投资金额33.78亿元。目前,进入实施阶锻的项目28个,总投资209.9亿元,吸引社会资本投资36.56亿元。楚雄州PPP工作取得了项目入库个数全省第三,财政部示范项目个数与昆明市并列第一的好成绩。
二、PPP项目管理主要工作
(一)加强入库项目管理,规范项目实施。一是按照“统
一领导、分级管理、能进能出、动态调整”的原则,规范管理项目库。二是及时补充完善PPP项目信息,规范项目有序推进。三是加强对已实施的PPP项目日常监管,按合同约定规范合作各方的权责,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,促进PPP项目顺利规范实施。
(二)立足财政实际,守牢风险底线。加强PPP财政支出责任监测,既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,又要发挥PPP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,确保财政当期可承受、远期可持续。严格控制新增政府付费类PPP项目,按照规范PPP项目运作相关要求,严格项目入库标准,对拟申请入PPP项目库的项目按程序严格把关,审慎开展政府付费类项目,守好财承风险底线,州本级和十县市财承均控制在10%的红线内。
(三)做好项目论证储备,多方吸引社会资本。认真指导项目发起部门做好项目规划、论证,切实设计好项目,同时,对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筛选,把具有较好现金流的项目优先进行PPP论证,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投入。2021年PPP项目新增社会资本投资不少于10亿元。
(四)坚持问题导向,积极开展自查自纠。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来的《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开展PPP项目自查自纠工作的函》和州人民政府领导、局领导的批示要求,我们高度重视,及时组织传达了省财政厅来函及各级领导的批示精神,草拟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开展PPP项目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相关部门和县市认真对照整改要求,全面加强自查自纠,整改完善。一是要求各县(市)人民政府和州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PPP项目主体责任,对照PPP项目风险提示清单中提示的问题,认真进行整改,逐一销号落实。二是要求各县(市)人民政府和州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财政部PPP项目综合管理平台,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长效管理。同时,对在库的全部PPP项目,要全面开展一次自查自纠。三是建立周报制度,要求各县(市)人民政府和州级项目主管部门于每周五上午11.30分前将审核盖章的《各州(市)PPP项目自查自纠整改进度统计表》报送州财政局。目前,自查自纠整改工作有序推进。
三、存在困难和问题
(一)思想认识不到位。一是认识存在偏差。部分县市对PPP项目的认识还不到位,筛选把关不严,有的仅把PPP项目看成新的融资工具,总认为PPP可以解决以融资为核心的一切问题,片面扩大了PPP的功能,无度实施PPP项目,形成财政刚性支出增大,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增加,财政压力叠加。二是工作主动性不足。部分项目主管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,主动性不强,履职尽责不到位,总认为PPP项目工作是财政部门的职责,就是由财政部门来具体做PPP全流程的事情,等靠思想严重。
(二)中介作用发挥不明显。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长达数十年的契约,基于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机制,其运作涉及到项目选择、前期准备、融资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营等一整套复杂的环节和流程,在工作开展的初期,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指导完成,但在实际工作中,利用社会专业机构包装设计项目的作用发挥不明显,导致部分项目入库难、实施难。
(三)项目推进难、融资难。推进难:全州已完成招标实施的28个项目,楚雄州本级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的项目多达14个,楚雄州本级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因受限于融资授信问题,部分项目无法融资落地,导致项目推进缓慢。融资难:一是政策性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较为审慎,商业银行对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融资较为审慎。二是除PPP合同权益质押外,银行要求增信等措施难以落实。三是PPP项目公司一般为新设企业,金融机构大多要求借款人提供增信措施,如要求提供股东担保或其他实物资产抵押,这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,同时也制约了项目融资规模。
(四)自查自纠工作质量不高。目前,从已连续上报4周的自查自纠工作情况看,省厅提示问题的整改工作推进落实不到位,部分县市人民政府和州级项目主管部门对存在问题认识不足,重视不够,对整改工作一批了知,不认真审核、盖章了事,项目单位也存在重视不够,不会整改、不能整改、应付了事的情况。
(五)PPP机构运行困难。目前,全州仅有禄丰市单设PPP中心,配备3人专职开展PPP业务,其他县市均是并在金融股开展相关工作,州本级经多次报批,增编增人加挂科室,但目前没有专职从事PPP工作的人员,普遍存在有机构、无人员的情况。同时,金融科的人员也逐年减少,科室人员从6人降至2人。但近年PPP这一政府投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改变,工作任务不断增加,难度不断加大,加之PPP项目实施年限较长,急需督促县市配强配齐工作人员,州局安排专职人员到岗负责此项工作。
2021年10月16日